齊衛平
習近平總書記在二十屆中央紀委四次全會上強調,要持續推動全面從嚴治黨向基層延伸。各級黨委特別是市縣黨委要把整治群眾身邊不正之風和腐敗問題作為重要任務常態化地抓,讓老百姓可感可及?;鶎邮屈h的執政之基、力量之源,基層是一切工作的落腳點,黨建引領基層治理必須以全面從嚴治黨為保證。推進新時代黨的建設新的偉大工程深入發展,要求持續推動全面從嚴治黨向基層延伸,堅持管黨治黨不歇腳不懈怠,要求基層黨建持續發揮作用。
讓老百姓可感可及身邊的正風反腐。新時代以來,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始終站穩人民立場,推動反腐敗斗爭取得壓倒性勝利并全面鞏固,確保黨和人民賦予的權力始終用來為人民謀幸福。反腐敗斗爭深得黨心民心,回應了人民期盼。一體推進“三不腐”建設既是鞏固全面從嚴治黨成果的需要,也是管黨治黨順應民意的抉擇。在反腐敗斗爭中,黨中央明確提出重心下移的思路,要求加強整治群眾身邊的不正之風和腐敗問題。“老虎”必須打,“蒼蠅”也必須拍,基層“蠅貪蟻腐”必須納入反腐敗的范圍,推動全面從嚴治黨向基層延伸,把加大基層腐敗懲治提到工作議程的重要位置上來?;鶎邮菄抑卫眢w系的末梢,也是黨鞏固執政基礎的前沿,基層干部腐敗問題得不到有效解決,會妨礙國家治理體系的正常運行,削弱黨的執政公信力,影響黨的凝聚力。
持續推動全面從嚴治黨向基層延伸,常態化地整治群眾身邊不正之風和腐敗問題,才能使深入推進反腐敗斗爭讓老百姓可感可及。對反腐敗斗爭來說,向基層延伸不是簡單的層面拓展,更要求力度的加強。把反腐敗斗爭經驗堅持好、運用好,在基層腐敗治理中消除盲區、不留死角、不存疑案、遏制增量,才能讓老百姓在可感可及中增強滿意度。深化基層監督體制機制改革,把紀檢監察同對基層巡察結合起來、同各方面監督統籌起來。持續推動全面從嚴治黨向基層延伸,必須時刻保持基層反腐的清醒和堅定,進一步推進反腐敗斗爭。
大力營造基層干部勇于作為的良好氛圍。從嚴治黨,才能治好黨。從嚴治黨,關鍵是從嚴治吏。領導干部作為“關鍵少數”,既是全面從嚴治黨的對象,也是全面從嚴治黨的重要主體。全面從嚴治黨需要領導干部充分發揮作用,領導干部如何作為很大程度上決定全面從嚴治黨的成效。
當前,我國基層黨組織超過517萬個,基層干部隊伍規模龐大。他們身處一線,其言行直接關乎群眾對黨的評價。黨的十八大以來,全面從嚴治黨取得顯著成效,各級領導干部的政治素質和理論修養大幅提升。但“躺平”“亂作為”等問題仍有發生,嚴重損害群眾利益。推動全面從嚴治黨向基層延伸,要從根本上破解這些難題。正向激勵是激發基層干部擔當作為的有效手段。落實這一目標,需堅持正確選人用人導向,將新時代好干部標準融入基層干部選拔任用各環節。一方面,要完善制度體系,建立能上能下的用人機制。通過榮譽表彰、物質獎勵和晉升機會等方式,為勇于擔當、敢于創新的基層干部提供發展空間。同時,健全教育幫扶機制,借助定期培訓和個性化指導,提升干部履職能力。另一方面,推動年輕干部在實踐中歷練成長。通過掛職鍛煉、輪崗交流等方式,讓基層干部在多崗位實踐中彌補短板。在處理重大問題和急難險重任務時,詳細記錄基層干部表現,作為激勵的重要依據。在干部選拔任用過程中,綜合評定工作實績,廣泛聽取群眾意見,確保激勵機制公平公正。通過正向激勵營造積極作為的氛圍,持續推動全面從嚴治黨向基層延伸。
確保解決民生問題的政策在基層落地。對中國共產黨來說,堅持立黨為公、執政為民,是黨的事業與人民事業連為一體的政治邏輯。黨的十八大以來開展每一次黨內集中教育,黨中央都明確提出讓黨員干部受教育、使人民群眾得實惠的要求,體現加強黨的建設與堅持黨的性質宗旨的一致性。
持續推動全面從嚴治黨向基層延伸,必須提高基層干部的政策執行力,確保解決民生問題的政策在基層落地?;鶎痈刹可辖狱h中央路線方針政策的“天線”,必須下接人民群眾所急、所難、所愁、所盼的“地氣”,使老百姓真真切切地享受更多更大的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為民的事沒有小事,利民的事就是實事。要讓解決民生問題的政策在基層落地,需強化基層干部的責任意識。一方面,嚴格落實黨風廉政建設責任制,建立健全考核機制,將民生政策落實情況作為考核基層干部的重要指標,對不作為、亂作為的干部嚴肅問責,形成強大的制度威懾。另一方面,通過開展教育培訓,提升基層干部的政策水平和執行能力,使其能夠準確理解政策,結合本地實際創造性地開展工作。推動全面從嚴治黨向基層延伸,還需充分發揮群眾監督作用。暢通群眾監督渠道,讓群眾成為民生政策落實的“監督員”。把黨中央解決民生問題的各項政策落實到位,基層干部必須堅持黨性與人民性相統一,始終把政策執行力與黨的感召力相聯系,做好為民利民的基層文章,讓人民群眾從民生實惠中感受黨的關懷和溫暖,不斷推進全面從嚴治黨向基層延伸。
來源:學習時報